医疗行业
“威尼斯网址”第一套敦煌艺术分类图录《敦煌艺术画库》
第一套敦煌艺术分类图录《敦煌艺术画库》 《敦煌艺术画库4——榆林窟》 《敦煌艺术画库》是敦煌文物研究所于上世纪50年月末出书的一套丛书,共13册,中国古典艺术出书社1957—1959年出书。这套丛书是敦煌文物研究所第一套多卷天职类图录,分敦煌修建(1,孙儒僩,因作者1957年打成右派,未出书,这套丛书实际上出书12册)、敦煌彩塑(2,孙纪元,1958年)、敦煌图案(3,欧阳琳,1957年)、榆林窟(4,段文杰,1957年)、北魏(5,李承仙,1958年,实际上分北魏、西魏)、隋(6,霍熙亮,1958年)、初唐(7,段文杰,署名敦煌文物研究所,1958年)、盛唐(8,史苇湘,署名敦煌文物研究所,1959年)、中唐(9,李其琼,署名敦煌文物研究所,1958年)、晚唐(10,关友惠,署名敦煌文物研究所,1958年)、五代(11,李承仙,1959年)、宋(12,冯仲年,1958年)、西夏元(13,万庚育,1958年)共13个专题,摄影由敦煌文物研究所李贞伯、祁铎担任。
这套丛书的有统一的编制:图片20多幅(封面为彩图,正文为20张黑白图片,但榆林窟分册23张、图案分册24张、北魏分册25张、彩塑分册27张),前面有一篇三四千字的先容性文字,后面有图版说明,如《榆林窟》分册作者为段文杰,1957年出书,正文图版23幅,封面彩图1幅,前面有作者写的《榆林窟》一文,后面有图版说明。《敦煌艺术画库4——榆林窟》中的榆林窟测画图 这套图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全文 一、由于这套图录出自敦煌文物研究所专家之手,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如盛唐分册的简介中对盛唐壁画的晕染法从美术史角度举行了精炼的阐发:“晕染法是来自西域的一种人体体现方法,可能就是张僧繇所用的‘凹凸法’,到了盛唐,这种晕染法已逐渐成长,得到了普遍运用在人物形象描写的新阶段。
如217窟的迦叶头像,在粗壮遒劲的线描轮廓中以赭色作适度的晕染,在差别水平上使体积和心情联合光的感化,增强了形象的现实感和立体感。画史上说‘道子之画如塑然’,无疑就是指这种新的晕染法而言。”彩塑分册的简介中已经提出敦煌石窟可能存在北周洞窟:“隋代享祚极短,而造像特多,气势派头也极纷歧致,个中可能有北周作品在内。
” 《敦煌艺术画库4——榆林窟》中的图文说明 二、全书将敦煌艺术分为修建、雕塑、壁画三大类,壁画除图案分册外,其余9册定时代分为北魏、隋、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五代、宋、西夏元分册,这也是较早的敦煌石窟汗青分期,个中北魏分册实际上包括北魏和西魏两个汗青时期,雕塑分册的简介中已经提到北周洞窟,可见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学者已经将敦煌石窟分为北魏、西魏、北周、隋、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五代、宋、西夏、元十二个时期。1986年甘肃人民出书社出书《敦煌艺术小丛书》,分北凉(樊锦诗)、北魏(史苇湘)、西魏(关友惠)、北周(施萍亭)、隋代(李其琼)、初唐(万庚育)、盛唐(李振甫)、中唐(李其琼)、晚唐(李永宁)、五代(霍熙亮)、北宋(贺世哲)、西夏(刘玉权)、蒙古元(孙修身)、图案(欧阳琳)、古修建(孙儒僩)、彩塑(杜永卫)16册,相当于《敦煌艺术画库》的增订本,个中“古修建”分册可视为《敦煌艺术画库》未出书的“敦煌修建”分册。《敦煌艺术画库》各分册图版不多,但前有内容简述,书后有图版说明,较为全面地先容了敦煌石窟艺术,代表了其时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学术程度。由于个中大都分册的印数仅1000多册,所以此刻大都图书馆的保藏不全,如兰州大学图书馆、敦煌研究院资料中心仅保藏榆林窟分册各一册。
《敦煌学大辞典》未列此丛书。附记:感激孙儒僩先生2014年9月5日在敦煌莫高窟的口述、感激关友惠先生2014年9月10日在兰州的口述。对初唐分册、盛唐分册、中唐分册、晚唐分册作者因1957年运动而没有署名的段文杰、史苇湘、李其琼、关友惠先生,对未能出书的修建分册作者孙儒僩先生,致以敬意。来历:敦煌研究院,作者:王惠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通报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历标注错误或加害了您的正当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号接洽,我们将实时更正、删除,谢谢。返回,检察更多。
本文关键词:“,威尼斯网址,”,第,一套,敦煌,艺术,分类,第,威尼斯网址下载
本文来源:威尼斯官方网址下载-www.nbzxpt.com